從1986年起,「印度青年佛教協會」(青佛會) (Youth Buddhist Society, YBS) 即與印度村民合作,推廣佛法、環保、教育與和平。青佛會一直致力於幫助所有對佛法有興趣的人,接觸不同傳統的佛法研究────從上座部、大乘到金剛乘等。他們邀請佛學教師至各個青佛會的中心開設課程,指導3-10天不等的禪修閉關,此外也支持佛教哲學的研究和禪修。
青佛會的課程已經有大約25,000人參加,其中大部分是佛教徒,雖然也有印度教徒和回教徒參與。許多印度的佛教徒屬於社會中社經地位的弱勢族群,因而使得他們很難擁有管道接觸真實可信的佛教導師。
許多青佛會活動的中心地點位於北方邦省 (State of Uttar Pradesh) 的聖地桑卡司亞 (Sankasya)。曾於青佛會教授過的佛教上師包括桑東仁波切 (Ven. Prof. Samdhong Rinpoche,)、明就仁波切 (Ven. Mingyur Rinpoch)、一行禪師 (Thich Nhat Than)、蘇瑪提法師 (Ven Summati)、阿嘎其塔法師 (Ven Aggacitta)、一法良道禪師 (Ven Suddhamacara) 以及朋揚桑寧法師 (Ven Pomyun Sunim)。許多青佛會的青年加入成為各處授課道場的義工 (例如:鹿野學苑、龍樹世界 (Nagaloka)、西藏文物與檔案圖書館 (LTWA) 和鹿野苑中央高級藏學研究佛學院 (CIHTS-Sarnath),他們在那裡學習並深化他們對於哲學、修行以及藏文和巴利文方面的知識。
到目前為止,所有青佛會的工作人員都是義工,青佛會的課程也都是由樸實的村民所熱心護持,他們大部分都是農民。但一如欽哲基金所知,一個全義工的組織有其優點也有其限制。
青佛會缺乏資金來護持客座喇嘛的旅費。青佛會已經確定需要一個辦公室來指揮和統籌各項課程、網絡、募款和管理課程。一個韓國團體捐贈了一塊位於桑卡司亞的土地,用來建立一所佛教學校,以佛法和教育方式訓練青佛會義工,這種方式營造出真正佛法教育的環境。
欽哲基金會提供青佛會財務上的支持,使其聘任一位全職的專案經理,並支付教師的旅費。欽哲基金會的獎助金也護持課程教材的出版發行,並提供獎學金,讓年輕人能夠參加在菩提迦耶、鹿野苑和達蘭薩拉的上座部和大乘佛教的傳統佛教中心所開設之佛學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