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rpark_conference
2009年3月15~20日,將有來自全球超過四十五位藏英佛典頂尖翻譯人士,參加由宗薩欽哲仁波切所主持,於印度比爾鹿野學苑舉辦的《佛陀法教之譯》(Translating the Words of the Buddha) 會議。卓千彭諾仁波切並將擔任此次大會主席。此次會議宗旨在於促進所有藏傳佛教四大教派及學院院與實修傳承中,頂尖譯者之間的相互合作。

與會者將提出現今譯者所面對的諸多挑戰,包括改善現有翻譯方式和資源,以確保下一世紀的譯作能達到最高水準,並且共享未來之願景。這次會議或將成為一次極具歷史意義的發端,在佛法傳佈至西方扮演重要的地位。

最重要的是,此次會議著眼於未來長期之翻譯計劃,將擬定未來佛典翻譯的優先順序。特別是卓千彭諾仁波切和宗薩欽哲仁波切希望能開始一項跨世代計劃,即翻譯所有的藏文經典(三藏),包括全套的甘珠爾經在內。這次的活動受到第十四世達賴法王、薩迦崔欽法王、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確吉寧瑪仁波切、索甲仁波切、和貝瑪旺嘉仁波切的祝福,包括最近辭世的敏卓林赤欽法王,亦在生前給予了無限祝福。

在最近一封給予與會者的信中,仁波切寫道︰

只要還有煩惱,輪迴就不會停止;只要還有輪迴,諸佛就會無盡示現。諸佛尤其以種種身、語、意之示現來利益眾生。然而,從相對層面來看,釋迦牟尼佛「身」的示現早已不存在,在2500年前就已入涅槃。而佛的「意」唯有其他佛方能證知。現今身語意中只有唯有佛陀「語」的示現猶存才能影響我們。因此,除了翻譯佛陀法教之外,我再也想不出其他更大功德、或是更完整有助益的事業了。我們僅僅只是是想到要做這件事,就已是來自佛陀的加持。

此次會議可視為藏英翻譯事業非正式的方針規劃會議,內容將會探討在未來佛法翻譯上的方向、範疇和重點。有關進一步會議內容與主題,我們亦將隨時為您報導最新動態。
 
 
與會者名單:

Richard Barron, Rigpa / Tsadra – 本覺會 / 札查基金會
Alexander Berzin, Berzin Archives – 伯津資料
Karl Brunnholzl, Nalandabodhi / Nitartha – 美國那瀾陀菩提中心 / 正知國際協會
Elizabeth Callahan, Tsadra / Marpa Foundation – 札查 / 瑪爾巴基金會
John Canti, Padmakara Translation Group – 蓮師翻譯小組
Rev. Dr. Ane Kunga Chodron,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 Tsechen Kunchab Ling – 喬治華盛頓大學 / 大悲遍空寺
Eric Colombel, Tsadra / Trace Foundation – 札查 / 利眾基金會
Joshua W.C. Cutler, Tibetan Buddhist Learning Center – 西藏佛教研習中心
Cortland J. Dahl, Rime Foundation / Tergar Institute – 利美基金會 / 德噶學院
Jake Dalton, Yale University – 耶魯大學
Tyler Dewar, Nalandabodhi / Nitartha – 美國那瀾陀菩提中心 / 正知國際協會
Lama Doboom Tulku, Tibet House (India) – 西藏之家(印度)
Andreas Doctor, Rangjung Yeshe Institute – 俱生智慧學院
Thomas Doctor, Dharmachakra Translation – 法輪翻譯
Dr. Gyurme Dorje 居美多傑博士
John Dunne, Emory University – 埃默里大學
Wulstan Fletcher, Padmakara Translation Group – 蓮師翻譯小組
Ari Goldfield, Marpa Institute for Translation – 瑪爾巴翻譯學院
Steven Goodman,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Integral Studies – 加州整合研究學院
Lama Kalsang Gyaltsen, Tsechen Kunchab Ling – 大悲遍空寺
Sarah Harding, Kalu Rinpoche / Tsadra / Naropa University – 札查 / 那洛巴大學
Jeffrey Hopkins, UMA Institute for Tibetan Studies – 融合古今西藏研究學院
David Jackson, Rubin Museum of Art – 魯賓藝術博物館
Matthew Kapstein, Ecole Pratique de Hautes Etudes (Paris)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 巴黎高等研究院 / 芝加哥大學
Anne Carolyn Klein, Rice University / Dawn Mountain – 萊斯大學 / 黎明山
Gavin Kilty, Institute of Tibetan Classics – 西藏經典學院
David Kittelstrom, Wisdom Publications – 智慧出版社
Erik Pema Kunsang, Rangjung Yeshe Publications – 俱生智慧學院
Gwenola Le Serrec, Padmakara Translation Group – 蓮師翻譯小組
Jakob Leschly, Siddhartha’s Intent / Khyentse Foundation – 悉達多本願會 / 欽哲基金會
Jules Levinson, Light of Berotsana – 毗盧遮那之光
Geshe Lhakdor, Library of Tibetan Works and Archives – 西藏作品和檔案圖書館
Donald S. Lopez, University of Michigan – 密西根大學
David Lunsford, Bodhi Foundation – 菩提基金會
Larry Mermelstein, Nalanda Translation Committee / Shambhala Publications – 那瀾陀翻譯委員會 / 香巴拉出版社
Michele Martin, TBRC / Shambhala Publications – 西藏佛教資源中心 / 香巴拉出版社
Elizabeth Napper, Tibetan Nuns Project – 西藏尼眾計畫
Adam Pearcey, Rigpa / Lotsawa House – 本覺會 / 譯師之家
Matthieu Ricard, Shechen Monastery / Padmakara – 雪謙寺 / 蓮師翻譯小組
Inge Riebe, Sakya Drolma Phodrang – 薩迦度母宮
Peter Skilling, Fragile Palm Leaves Foundation – 貝葉基金會
Gene Smith, TBRC – 西藏佛教資源中心
Bob Thurman, Tibet House / Columbia University – 西藏之家 / 哥倫比亞大學
Jeff Watt, Shelley and Donald Rubin Foundation – 魯賓基金會
Christian K. Wedemeyer, University of Chicago Divinity School – 芝加哥大學神學院
Scott Wellenbach, Nalanda Translation Committee / Nitartha Institute – 那瀾陀翻譯委員會 / 正知國際學院
Dr. Thomas Yarnall, Columbia University – 哥倫比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