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2日於紐約
我能說的就只是重複過去每年所講過的話──到現在已經第幾年了?在這個年齡,即使要重複說過的話,我還是得做個筆記。首先,我必須隨喜我們所達成的一切。我們護持了超過2500名僧眾、1500位在家居士──或許更多。我們幫助的對象不僅是藏傳佛教,而是護持所有不同的佛教傳承或傳統。欽哲基金會致力護持了來自40個不同國家的人們,並且直接或間接地與20多所大學合作。這一切都非常值得大家感到歡喜。
當然,無需我再次提醒,大家都知道欽哲基金會不是以物質或營利為導向的組織。即使基金會的工作確實間接地有助於改善政治和經濟狀況,但我們的目標並不在此。欽哲基金會除了「承事釋迦牟尼」之外,再沒有其他的使命或責任。
說到承事佛陀,我要強調的是:欽哲基金會的願景不是僅僅幫助一兩位喇嘛、一兩個傳承或一兩座寺院,我們發願護持與釋迦牟尼佛相關的一切佛行事業。這是我們的願景,而推動這個願景的力量就是在座的各位──你們持續不斷地奉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基本上是奉獻了一切。我非常確定,驅使你們如此投入的動力來自於對佛法的關切。
我不知道用「關切」一詞是否正確。偉大的西藏上師篤布巴‧喜繞堅贊(Dolpopa Sherab Gyeltsen)寫過這樣的祈願文,我認為應當以此作為欽哲基金會的祈願:「願我一次又一次地投生,生生世世都肩負釋迦牟尼佛教法的重擔。即使無法做到,至少願我一次又一次地投生,並且懷著佛法或許會衰微的擔憂,至少懷有這樣的擔憂。」
僅僅懷有這樣的關切,就是非常善妙的祈願。我真心相信欽哲基金會和我獲得許多支持,包括佛典保存與翻譯的支持,以及喇嘛的支持。欽哲基金會的成員、捐款人和工作人員,都盡心盡力地奉獻他們的生命;事實上,不只是欽哲基金會,欽哲壇城的其他團體成員亦同。就欽哲基金會而言,那些為其奉獻生命的人,可能沒有特定的修持,也許只是關切佛法的住世、佛法的存續,而他們應該具有那樣的關切!單是懷著那樣的關切,即使沒有持咒、沒有結手印、沒有禪坐或閉關數百個小時,我也覺得完全沒有問題。我們應當以此作為自己的修持。
佛法的長存和活力非常重要。如果佛法滅絕,那麼所有人安樂、解脫的根源也就窮竭了。所以我會說,即使欽哲基金會人員沒有使用一般的形式修持菩提心,然而關切佛法就已經是一種菩提心修持。我不認為有任何比關切佛法存亡更偉大的菩提心──至少就相對菩提心的層面而言。所以,直到我們年老體衰,直到我們的身體無法運作為止,只要我們說話時別人還聽得懂,我們就應該竭盡所能地承事佛法,這至關緊要。直到有一天你無法為佛法奉獻之時,你仍然可以持續祈願佛法長久住世,並且祈請三寶加持。
同時,從一個遠大的視野來思考也十分重要。我剛從華盛頓特區過來,美國立國者的遠見令人難以置信。他們對於國家的規劃,即使是街道規劃、白宮的規模和地理位置等等,都有著鉅細靡遺的策劃和宏偉願景。我認為,擁有遠大的願景對我們而言非常重要。
有時我想,我們佛教徒因為總是覺得有所欠缺的匱乏心態而略受折磨。如果不能根除這種匱乏心態,至少也應該減輕些許。許多人會把這種匱乏心態與出離心混淆。我認為,匱乏心態根植於自私,而出離心則不是。我們必須思考如何盡力幫助最多的人,並盡可能地長久幫助別人,而且我們還需要學習如何發揮創意。我成長於「護持佛法者」指的是法教傳承持有人、上師、法王或尊者的概念之中,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們必須認為我們人人都是護持佛法者,都是佛法的一份子。所以我們必須見解廣大、思考富創意。我說的「創意」是指,例如,我們不只是幫助寺院的出家眾和佛學院而已,或許我們也應該考慮培育年輕的企業家、科學家和政治家。我們永遠不知道也許哪天會需要他們。
既然談的是長期計畫,只要我們能設法培育出關切、擔憂佛法的億萬富翁、政治家、科學家,我們就做得很好。我們需要他們關切佛法的存續。所以也許基金會除了護持出家眾及所謂的修行者之外,護持對象也應該擴及其他人,這是我們需要思考的。
一直以來,我們在學術領域投注了大量心血,這必須持續下去。這麼做的理由很多,我也從中見到許多利益,否則佛教可能會由於一些外在和內在的障礙,被簡化為非暴力、正念、禪修等少數幾項教法。我想,護持學術界能對此提供些許助益。以一種批判性的方式探討佛教,這非常重要。
但我們不應該只滿足於護持學術界,佛法的要義應該付諸實修。為此,我們必須準備好隨時幫助真正的修行者——不僅是真正的修行者,也要幫助一般的行者,因為他們或許會成為真正的修行者──否則我們可能會失去佛法的精要。
我們不只應該護持學術界、佛學院、修行者,現在也該是我們關注孩童的時候了,我們對成長中孩童的輔助還不夠充足。在某種程度上,佛教正蓬勃發展,因此我們缺少傳統和非傳統的教師,也就是藏族和非藏族的教師。理察和我、還有一些人一直思考該如何培訓教師。有什麼是他們無法傳達的?我們需要訓練藏族喇嘛,也需要培訓知道如何傳遞訊息的西方人成為佛法教師。但最重要的是:這些佛法教師必須懷有我一直提到的對於佛法存續的關切。他們必須真正地傳授佛法,不是為了名聲、榮耀或財產;他們必須關切佛法。他們應該接受這樣的訓練。
除了培訓教師之外,目前也正值培訓護持者和潛在護持者的時刻。我們之前曾經討論過這個議題。這樣的培訓非常重要,尤其是對於藏人、華人等傳統護持者來說,我們深深感恩他們的慷慨布施、專一的虔誠心等等,但很多時候,他們的贊助最終不但沒有產生實質助益,反而在諸多不同層面上造成許多混亂。所以我認為培訓護持者也非常重要。
我想以下面這些話作為結語,請你們記在心裡:我們不能抱持匱乏心態。我們必須提醒自己,收到的一分一毫都來自虔心的供養。捐款人辛苦工作賺錢,把所得捐給佛法事業,這些捐款便成為佛、法、僧三寶的財產。因此,我們不能濫用、不能浪費這些捐款,我們必須審慎地進行護持工作,這非常重要。最近甚至有人申請獎學金來支付其他費用,或是填補他們為了參加教學而兩週無法工作的收入損失,會有諸如此類的事件。我們必須非常堅定,非常節儉。就算是唐納·川普捐給我們十億美元,我們仍然應該保持節約用度。
最後,雖然貌似大家把一切都歸功於我,因此我坐在這張比較好的椅子上,但其實一切都是出自各位的努力。事實上,很多時候,我甚至不知道基金會在做些什麼,為此我必須感謝各位付出如此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我知道你們有些人原本可以從事更高薪的工作,卻將自己的生命奉獻給基金會。我也知道就世俗角度而言,你們大概有許多更好的事情可做,卻做出了重大犧牲。所以,謝謝你們。不過,這有點像日本黑幫,一旦你加入,就沒法退出!因此我要說的是,你們應該繼續下去!
謝謝各位。
願我於生生世世,肩負佛陀教法之重擔。
縱使未能善承擔,願我至少常憂佛法之將衰。
——篤布巴‧喜繞堅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