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更語言搜尋
選單
  • 我們是誰
  • 佛行事業
  • 我們的工作方式
  • 閱覽室
  • 護持基金會
  • 申請資助

Who We Are

  • 我們是誰
    •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 欽哲團隊
    • 年度報告
    • 欽哲壇城

What We Do

  • 佛行事業
    • 核心工作
      • 學術發展
      • 兒童教育
      • 護持傳統佛學院
      • 護持修行者
      • 佛法教師培訓
      • 佛典保存
      • 傳統和遺產
      • 佛典翻譯
    • 直屬計畫
      • 欽哲願景計畫
      • 圓滿法藏·佛典漢譯計畫

How We Work

  • 我們的工作方式

Where We Work

  • 我們的足跡
    • 我們的地圖

Additional

  • 閱覽室
  • 活动
  • 奬學金與奬助金
  • 奬項
  • 護持基金會
  • 聯繫我們

加入我們的行列

  • 閱覽室
  • /
  • 偉大護法系列
  • 閱覽室
  • /
  • 偉大護法系列
偉大護法系列No. 8

日本 聖德太子

2006年12 月14日
2006年12 月14日
作者為 maryann
描繪了一個留著小鬍子和長鬍子的日本男人的肖像。

聖德太子出生時,日本文化僅是由群聚河畔的野蠻部族組成的文化。然而當他辭世時,佛教已成為日本國教,黃金時代由焉開始。

根據彼得.馬蒂生 (Peter Matthieson) 的《九頭龍河 (Nine-Headed Dragon River) 》所述,六世紀中葉的日本,其所謂的皇室也不過是一群來自鄰近陸地沿岸的烏合之眾,沿河遷徙居所不定,既無政府亦無文字。部族間彼此爭奪權力交戰,為獲得權力自相殘殺之事時有所聞。西元574年,聖德太子即是出生於這動盪不安之時,他的父親與母親是蘇我族 (Soga clan) 的國王與皇后,為保有其皇位而艱苦爭鬥。

佛法雖早在五十二年前就已由韓國百濟傳入日本,但並未受到重視。太子的伯公雖仍不脫其野蠻性格,卻是一位大乘佛教弟子,在他的影響之下,聖德太子自幼即熟記佛典。(傳說他四月大即能言語,週歲便能認字書寫)。

當父親用明天王 (Emperor Yomei) 病重時,聖德太子於其病榻前數日寸步不離,祈禱父王早日康復。用明天王後雖辭世,但終能在死前皈依成為佛弟子。其伯公殺了另一位皇子,以避免其登上王位;某些學者聲稱,他一心確保當時年幼的聖德太子,有朝一日能夠登基為王,使佛教成為國教。同時,伯公之妻即位為女帝,兩年後她任命太子為攝政皇太子。

由於蘇我族仍處於權力爭戰之中,太子便向四大天王祈求結束境內的政爭傾軋,並允諾興建官方皇寺予以尊崇。祈求似乎靈驗,聖德太子敵對部族的首領於一場戰役中被殺,蘇我族終於穩住了王位。

聖德太子信守其諾言,於西元593年開始建造四天王寺 (Shitenno-ji)。之後他又在出生地奈良建造第二座四天王寺 (Horyu-ji)。又在大阪附近建造第三座,以便讓所有往來日本的人均能經過該寺。第四座四天王寺 (Tenno-ji) 包括了學院、佛寺、醫院,及收容所,成為未來此類綜合式建築的典範。許多學者相信聖德太子在奈良與大阪一帶,共建造四十五座寺廟,大多數既是學校也是宗教中心。在這段建寺期間,聖德太子開始於兩位韓僧的指導下研習佛學。

太子即位十年後頒布《十七條憲法》,但不似法律條文,而是以儒道與佛法為本的道德教誨。許多人認為這是今天日本文化之基石。憲法採取類似中國的中央集權綱領,並由一位獨尊且具賢德而非因其親的統治者來領導,並且列出道德準則。例如憲法第二條:「應對佛法僧三寶衷心尊崇,因為他們是所有眾生的究竟皈依處。」第十條:「自我克制,在與他人不和之際也不生嗔恨。因人各有其心性,各有所執。…因我們均時而聰明、時而愚昧。因此,縱然他人起嗔念,我們反而應該對自己的過錯感到惶恐…。」

憲法施行後,聖德太子開始邀請中國與韓國學者前往日本,教導他的子民天文、地理、醫藥、與其他科學科目,充實他們的知識。同時他自己也成為一位學者,親自註釋講解《法華經》、《勝鬘經》與《維摩詰經》三經義疏。他更編撰完整日本歷史,發展社會計劃與開拓公共設施,如護城河、道路等等利益百姓。在引領其子民進入後來歷史學家所謂的「日本黃金時代」之後,聖德太子於公元622年在睡夢中去世,享年49歲。

 

文章導航

系列的上一篇文章
石雕獅子坐立在柱子上。
  • 偉大護法系列
No.7

身為佛教護法的欽哲基金會

2006年5 月16日
作者為 maryann
閱讀更多
系列的下一篇文章
一個和善的男人站在一群人的中心,他的右邊有一隻斑點狗。
  • 偉大護法系列
No.9

琴恩·史密斯 與 藏傳佛教資源中心

2008年12 月16日
作者為 maryann
閱讀更多

加入我們的行列

  • 印度欽哲基金會
  • 欽哲壇城
  • 聯繫我們
  • 護持基金會
  • 奬學金與奬助金

語言

  •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Português
  • facebook
  • instagram
  • vimeo
  • youtube
  • linkedin
  • facebook
  • instagram
  • vimeo
  • youtube
  • linkedin
  • 私隱政策
  • COOKIE偏好設定
© 2025 Khyentse Foundation
Close Menu
關閉

選擇語言

  •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Português
關閉

選擇語言

  •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Português
  • 護持基金會
  • 申請資助
Close
欲了解更多 請瀏覽我們的捐款頁面。
Close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