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卓越學術:欽哲基金會與雪梨大學的嶄新合作計畫

圖說:東亞佛教研究講師邱慧和(Chiew Hui Ho)及欽哲基金會學術發展委員會西妮.傑;蓋伊‧豪頓,發展副主任;呂一旭(音,Yixu Lu)教授,語言及文化學院院長;香陀‧嘉比(Chantal Gebbie),欽哲基金會澳洲代表;吉姆‧瑞根博士(Dr. Jim Rheingans),雪梨大學KF-UBEF藏傳佛學教席。宗薩欽哲仁波切;UBEF執行委員譚安孔(音,Dr Eng-Kong Tan)醫師;艾博堡地基金會執行委員羅莎利‧查波博士(Dr Rosalie Chapple)。其餘出席典禮但未列席於照片中的嘉賓有:人文社會科學教授主任安娜馬莉‧加古斯教授(Prof. Annamarie Jagose);亞洲研究學程主任馬修‧史戴弗博士(Dr. Matthew Stavros)。
2017年8月,欽哲基金會與澳洲雪梨大學(Sydney University)建立起開創性的合作伙伴關係,並設立一藏傳佛學教席。這項教席名為「欽哲基金會與大學佛學教育基金會(UBEF)藏傳佛學教席」(KF-UBEF),由欽哲基金會與UBEF共同成立,並獲得艾博堡地基金會(Aberbaldie Foundation)的贊助,簽訂了初始五年合約。本教席於2017年8月11日在雪梨大學正式設立。仁波切、欽哲基金會代表以及合作團隊之核心成員全數出席。我們將此盛事即時拍攝下來,並訪問了主要人物。請觀賞關於此開幕儀式的影片。
由於KF-UBEF佛學教席及透過此項教席而設立的課程,雪梨大學目前提供了在南半球及澳大拉西亞區域最為全面的佛學研究課程。
在雪梨大學,印度及佛學研究社群人數於各專業中可稱數一數二。許多研究者都是國際學生,也包含僧尼。他們的研究範圍包括了版本初創、翻譯,以及梵文、巴利文、犍陀羅文、中文、藏文的原始佛教文獻。關注主題廣泛,諸如佛教禪修、佛教文學與故事、佛學思想史、佛法修持、澳洲佛教、當代佛教語彙以及佛教尼眾受戒等。
在KF-UBEF教席成立前,雪梨大學並無研究人員專攻藏傳佛教和藏文方面的學術研究。由於缺乏藏傳佛教的師資與課程,許多學生都感到該校的佛學研究不夠完整。透過KF-UBEF教席,雪梨大學能提供給更多的學生,更廣泛的佛法傳承研究(尤其是在藏傳部分),以及更廣闊的脈絡。
許多在雪梨大學選修佛法課程的學生,將這些課程作為他們藝術、經濟、心理學、社工、商學或教育學位的一部份;大部份學生並非以佛學研究為專業。然而,讓學生們接觸更多佛法相關概念,將有助於他們在大學生涯以及未來畢業後,建立人生的願景。
經過仔細搜尋及甄選數位傑出候選人後,雪梨大學將KF-UBEF教席授予吉姆‧瑞根博士(Dr. Jim Rheingans)。瑞根博士是德國波昂大學藏學研究的代理教授,擁有德國漢堡大學藏學研究碩士學位,及西英格蘭大學佛學研究博士學位,研究興趣主要集中於西藏文學和文類、宗教史以及佛教。他將於2017年9月開始任職,在亞洲研究學程教授佛學研究相關課程,也將於南亞研究系教授梵文。他也將指導優秀大學生及碩博士研究生撰寫論文。
南亞研究系主任馬克‧亞隆博士表示:「我們非常高興歡迎吉姆‧瑞根博士,他是一位優秀的學者,出版過饒富意義的作品;除了嫻熟梵文與古典藏文之外,他的藏語也非常流利,在德國曾為藏人社群擔任口譯。無疑地,瑞根博士能為我們的佛學研究課程增色不少。我們非常期待與他共事。」
能夠護持傑出佛學學術研究,欽哲基金會深感榮幸──不只在雪梨大學,同時也在世界各地。在護持者的捐助之下,我們期待這項事業能長久持續。
感謝欽哲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