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古老的智慧傳統正面臨遺失或者中斷的危機。有時候,些許資助即能利益這些傳統的保存和不受損傷。藉由資助策旺多傑(Tsewang Dorjey),欽哲基金會鼓勵斯碧提(Spiti) 的瑪尼巴卜謙傳承(Manipa-Buchen tradition) 之研習與修持,並協助其在拉達克的復興。策旺多傑的祖父是這個靈性和文化傳承的大師之一。

Atsuki Nakagami 撰

在雪豹和西伯利亞山羊的棲地,拉達克的瑪尼巴卜謙是十四世紀大成就者當通嘉波的主要弟子數世紀以來,未曾間斷的瑜伽士傳承,執行著偉大聖者的儀式和戲劇。現在,斯碧提地區頻山谷(Pin Valley) 的寒冷沙漠地帶是該傳統唯一存續之處。

Dzongsar Khyentse Rinpoche with Tsewang Dorjey on the left and Atsuki Nakagami on the right.

宗薩欽哲仁波切 與 策旺多傑(左) 和 Atsuki Nakagami(右)

策旺多傑出生於拉達克的一個小村莊內,其家庭就是該傳承的持有者。他的祖父史丹津安秋(Stanzin Angchuk),是瑪尼巴卜謙傳承的最後一位修持者,當他1984年去世時,該傳承遭受極大的損失。當時策旺多傑只有八歲,尚無法從祖父學習。

2012年春天,我在拉達克進行當通嘉波傳承的研究時,遇見策旺。與策旺母親 (史丹津安秋的獨女) 進行很長的訪談之後,她熱情地堅持要我等她的兒子從學校教書的工作下班回來。他到家之後,對我說,他最大的願望就是恢復其家族的瑪尼巴卜謙傳承。

我問他可否暫時離開工作幾週,因為我覺得必須帶他前往斯碧提(Spiti),宗薩欽哲仁波切將要在該處給予貝瑪林巴(Pema Lingpa) 傳承的口傳。幾天之後我們抵達該處。這是策旺第一次離開他生長之地。當他見到斯碧提群山時,他說,那和他過去所知的不同。作為一個人類學學生,和他一起旅行是非常愉快有趣的。

Tsewang-Dorjey-SM

朝聖中的策旺多傑

我們很快地了解到,接受貝瑪林巴傳承是修持瑪尼巴卜謙的必要條件,因為修持者必須在獲得這個傳承的修持之後召請忿怒本尊。策旺覺得自己非常幸運,他一定是具備足夠的善德才能從宗薩欽哲仁波切得到所有必需的傳承,因為此傳承鮮少傳授。我事前也不知道接受貝瑪林巴傳承是修持瑪尼巴卜謙的必要條件。

接受灌頂之後,策旺極為兩難。他有工作和撫養家庭的責任,薪水只夠他們餬口。如果他想要追尋夢想,專注修持和學習瑪尼巴卜謙,他必須往返於所居村落和斯碧提之間,交通花費太過昂貴。Pawo Choyning Dorje,欽哲基金會培訓的幹事之一,建議策旺多傑申請欽哲基金會獎助。

我協助策旺填寫申請單,他獲得兩年的獎助金,這讓他向夢想成真之路邁出第一步。策旺持續進行所必要的基本修持,並且領受斯碧提地區瑪尼巴卜謙資深修持者的重要指導。記住歌謠故事和學習儀式舞蹈,都需要全職投入,因此獎助金對於策旺的學習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他是一位非常投入的修持者,有著出色的嗓音,這是儀式行持者的重要要素。他的家人以及住在村落裡和鄰鎮的人們,都因為一個已經衰退的傳統可能得以在近期內重振,感到非常歡喜。他們的歡喜並不只是傳統得以復興,更因為人們可以藉此學習虔誠的力量與佛法的真義,以及如何藉由瑪尼巴卜謙藝術的復興,過著充實的生活。

觀看視頻,請按這裡

Buchen-Thu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