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哲基金會專題報道
2022年10月
《數位佛法:重現智慧》——憶念琴恩·史密斯

琴恩對於藏傳佛教的直接和間接的貢獻,經由保護和出版如此多的珍貴文獻,是難以言喻、甚至難以思量的。在個人層面上,我還必須補充一點,我目前在欽哲基金會和「八萬四千·佛典傳譯」的許多工作,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他的指導和啓發。我們不能忘記琴恩·史密斯!
――摘自宗薩欽哲仁波切為《數位佛法:重現智慧》一書撰寫的前言

上圖:琴恩·史密斯,來源《數位佛法:重現智慧》
近日,《數位佛法:重現智慧》(注:中文暫譯名,此書尚無中文版)(Digital Dharma: Recovering Wisdom)一書由智慧出版社(Wisdom Publications)出版發行。這是佛教數位資源中心(Buddhist Digital Resource Center,簡稱BDRC)的朋友們在過去兩年中所努力的成果。佛教數位資源中心是一項搶救、保存、數位化和提供免費獲取的佛教經典的國際化協作,而琴恩·史密斯(1936-2010)正是其背後那位不可思議的策劃者。《數位佛法:重現智慧》提供了一個幕後視角,讓我們深入瞭解琴恩前瞻性的使命。本次專題由佛教數位資源中心執行董事詹恩·榮尼斯(Jann Ronis)供稿。
攝影圖書《數位佛法:重現智慧》,由達夫娜·扎哈維·雅欽(Dafna Zahavi Yachin)、亞瑟·M·費施曼(Arthur M. Fischman)與佛教數位資源中心協作完成,於2022年10月由智慧出版社全新出版。以頌揚佛教數位資源中心深具遠見的創始人琴恩·史密斯,以及他畢生保育佛法的使命。點擊訂購該圖書。
團隊和緣起
2020年2月初,新冠肺炎疫情的陰影日漸逼近,而一項紀念傳奇學者和佛教文獻保育者琴恩·史密斯的計劃正悄然醖釀。在帕特里夏·格魯伯(Patricia Gruber)位於美國紐約市家裡的廚房餐桌上,達夫娜·雅欽、帕特里夏和我決定製作一本美麗的攝影圖書,以紀念琴恩·史密斯的生平和成就。
當世界因疫情而陷入封滯時,「數位佛法」團隊繼續通過線上會議在一起集思廣益,撰寫和創作完成了這本名為《數位佛法:重現智慧》的圖書。這本書記錄了琴恩最後兩次前往印度和尼泊爾的寺院廟宇的旅程,並拍攝了琴恩在履行保育和分享佛教文本的使命的過程中與喇嘛、出版人、學者和僧侶的會面。

上圖(左至右):「數位佛法」一書團隊成員詹恩·榮尼斯,達夫娜·雅欽,帕特里夏·格魯伯和佛教數位資源中心通訊主任丹增迪基在紐約中央公園。
團隊裡的三個人都與琴恩相熟,其中帕特里夏認識他的時間最長。早在琴恩的藏傳佛教資源中心(即現在的佛教數位資源中心)的初創階段,帕特里夏即與琴恩合作密切,該資源中心從一個目標宏大但有限的項目,發展成為一個為佛學研究提供不可或缺 資源的可持續化機構。
達夫娜曾為琴恩拍攝了2012的紀錄片《數位佛法:一個人拯救一項文化的使命(Digital Dharma: One Man’s Mission to Save a Culture)》。她鏡頭下的琴恩令人印象深刻,而她深知琴恩的生平和系列成就如此博大,一部90分鐘的紀錄片遠不足以記錄一二。她曾與琴恩一起旅行,親見(並記錄)他如魚得水般與藏傳佛教各教派的傳承持有者深入討論佛教文本。
多年前我曾作為一名初級學者,花了一年的時間為琴恩做編目和研究。而現在,我站在琴恩曾經的位置,承續琴恩的事業。對於達夫娜和我來說,琴恩不僅是一位偉大的學者,也是他們的師長和導師。隨後加入創作團隊的還有達夫娜的常用合作者,作家 、爵士鋼琴家亞瑟·M·費施曼以及佛教數位資源中心的通訊主任、作家和翻譯丹增迪基。
琴恩——虔敬的班智達
這本書中所記錄其實是一次朝聖的旅程。對佛法和上師的虔敬,正是琴恩盡其波瀾壯闊的一生,保育和分享佛法的動力來源。
琴恩首次接觸佛法是在20世紀60年代初,當時他有幸在西雅圖跟隨後來成為他的根本上師的德松仁波切學習藏文。薩迦派大師德松仁波切1906年出生於東藏,由他的叔叔撫養長大,他的叔叔阿旺尼瑪是一位著名的禪修大師,師從19世紀眾多的偉大上師,其中包括欽哲傳承的祖師蔣揚欽哲旺波。
在德松仁波切的指導下,琴恩於1964年首次前往亞洲,跟隨各個主要教派的喇嘛學習,並評估藏民從西藏帶出來的瀕危書籍的境況。德松仁波切為琴恩出具信件,將他介紹給一些重要喇嘛,從這些喇嘛那裡,琴恩領受了欽哲旺波的利美運動所推崇的八大教派的修持傳承。這次旅行很簡短, 因為琴恩當時還在華盛頓大學寫他的論文。

上圖(左至右):年輕的琴恩·史密斯,薩迦法王達欽仁波切和聽列仁波切,1960,美國西雅圖。
實際上,這次旅行持續了琴恩的一生。擁有顯而易見的才華,加上在佛學研究方面接受了無可匹敵的教育,琴恩可以順理成章地在精英學術界的象牙塔中找到一份輕鬆的工作。但是,琴恩並沒有利用他的教育和特權謀取私利,與之相反,琴恩放棄了自己 的學位,獻身與西藏喇嘛一起工作,收集、保護、重印和分發藏人帶到印度和尼泊爾的所有藏文書籍。五十年來,天性作為學者的琴恩從未停止閱讀和撰寫與藏族文化相關的內容,但歸根結底,他更是一位佛教的追隨者,從一開始,他就志在為佛法服務終身。
這本書從視覺上佐證了琴恩的慷慨和成就。這些照片展示了琴恩最後兩次前往亞洲,將佛教文本的數位化合集親手交付給各傳承持有者的旅程。這本書的主要章節著重在各個寺院、圖書館以及它們的喇嘛,例如印度德拉敦的薩迦學院和它的領袖薩迦崔津 法王(H.H. Sakya Trichen Rinpoche)、尼泊爾加德滿都噶寧解行寺(Ka-Nying Shedrup Ling)和它的主持秋吉尼瑪仁波切(Chokyi Nyima Rinpoche)、以及德拉敦松贊圖書館(Songtsen Library)和它的創始人直貢澈贊法王(H.H Drigung Chetsang Rinpoche)。在這些聖地和其他地方,琴恩都受到了熱烈的歡迎,他的佛法供養也備受讚賞。這些喇嘛中有許多人都是琴恩的老朋友和合作者,書中那些大幅而清晰的照片捕捉到了他們彼此之間的深情厚誼。
書中收錄照片一瞥

位於尼泊爾加德滿都雪謙寺的僧人舉行佛法儀式.

位於印度喜馬偕爾邦多蘭吉的門日寺僧眾

門日寺的僧眾經木橋跨過一條充盈喜馬拉雅融雪的河流

琴恩·史密斯贈與秋吉尼瑪仁波切一個裝有佛經的硬盤,仁波切將它觸碰額頭,就好像它是印刷的經典或佛像一般

琴恩和馬修·李卡德(Matthieu Ricard)在雪謙寺的經文輸入中心
這本書中還包含了許多關於儀式儀軌、寺院辯經、虔誠的在家眾、以及南亞日常生活的豐富照片。這些場景是這些傳承喇嘛和琴恩成功保存了藏傳文化的有力證明。
琴恩與兩位欽哲仁波切
佛教數位資源中心與欽哲基金會

上圖:仁波切在琴恩·史密斯的半身雕像旁,琴恩·史密斯圖書館,中國成都,2015。攝影:姚仁喜
琴恩與宗薩欽哲仁波切之間的關係、以及佛教數位資源中心(前身為:藏傳佛教資源中心)與欽哲基金會之間的關係,是當代藏傳佛教中最偉大的多代——甚至多生多世——合作關係之一。
如前文所述,琴恩於1965年起定居印度,在國會圖書館的新德里辦事處工作。琴恩有一所大房子,裡面人員齊備,這樣他就可以招待途經新德里的喇嘛和學者們。據琴恩的忠實助手曼加拉姆·哈什亞巴(Mangaram Khashyap)說,頂果欽哲仁波切是最受尊敬的貴賓。每當頂果法王和他的大批隨行人員經過德里時,琴恩就把整個房子交給法王,而他自己住在酒店裡,每天都回來和頂果欽哲仁波切進行長時間的討論,探討頂果仁波切為收集、編輯和重印數百卷佛教文本所做的 巨大努力。

上圖:頂果欽哲仁波切和他的隨行人員在德里琴恩的家中,1975年左右,攝影:馬修·李卡德(Matthieu Ricard)。後排從左至右:喇嘛額珠、一位不知名喇嘛、祖古貝瑪旺嘉仁波切、雪謙冉江仁波切、堪布吉美慈誠、頂果欽哲仁波切(坐者)、琴恩、薩迦達欽法王和康卓拉嫫;前排:海倫娜‧布蘭克雷德(Helena Blankleder)、吉爾·希爾德(Jill Heald)和馬修·李卡德。
在那些年代,宗薩欽哲仁波切很多時侯由頂果欽哲仁波切照顧,所以他也多次住在琴恩的家裡。雖然宗薩欽哲仁波切並不是唯一一個拜訪琴恩家的早慧的年輕祖古,但他們兩人之間形成了獨特而終生的親密關係。隨著仁波切的成長和見識日增,琴恩發揮了重要作用,讓仁波切接觸到寺院系統裡無法獲得的思想和文化知識。琴恩甚至幫助仁波切偷偷開溜,去了新德里的電影院!

上圖(左至右):傑可布·道爾敦(Jacob Dalton)、史蒂芬·古德曼(Steven Goodman)和琴恩2009年在新德里,參加比爾佛典翻譯會議的途中。攝影:David Kittelstrom。

上圖(左至右):2009年比爾佛典翻譯會議中的羅伯特·瑟曼(Robert Thurman)、琴恩和秋映·多傑堪布。攝影:David Kittelstrom。
宗薩欽哲仁波切與琴恩之間的聯結主要是與佛法相關的,特別是在琴恩生命中的最後十年。琴恩於1999年9月創立了藏傳佛教資源中心,而仁波切和他最親密的弟子在兩年後的2001年成立了欽哲基金會。仁波切和其它欽哲基金會領導者深受琴恩工作的鼓舞,迅速地將他們的首批資助提供給了藏傳佛教資源中心。幾年後,欽哲基金會的執行長陳季佩女士加入了藏傳佛教資源中心董事會,任職十多年,並提供了關鍵的指導。實際上, 季佩是藏傳佛教資源中心在2015年擴展使命並更名為佛教數位資源中心的幕後策劃者。
琴恩、仁波切和欽哲基金會之間的另一次重要會議是2009年在印度比爾舉行的佛典翻譯會議,此次會議決定了啓動「八萬四千·佛典傳譯」計劃。仁波切說,正是琴恩敦促他召集了此次會議。近二十年後,我們之間的深情厚誼仍舊堅如磐石,一如既往,因為這兩個機構都保持著他們和諧的創始願景。
獨家訪談首次放映
今年12月,佛教數位資源中心將主辦一場非常特別的放映,內容是首次發佈的2009年宗薩欽哲仁波切與達夫娜·雅欽之間的訪談。如前文所述,在琴恩去世之前,達夫娜開始拍攝一部關於他的長篇紀錄片,並於2012年上映,名為《數位佛法:一個人拯救一項文化的使命(Digital Dharma: One Man’s Mission to Save a Culture)》。在拍攝影片的過程中,達夫娜採訪了許多佛法上師,其中,與宗薩欽哲仁波切的對談是她最難忘的訪談之一。訪談持續了60多分鐘,最近我們製作了一段30分鐘的剪輯,主要包含了關於琴恩·史密斯的討論。這部影片為欽哲社群提供了機會——跟隨仁波切本人瞭解他心目中的英雄之一。更多細節即將公佈,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