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哲基金會特別報導
2022年12月
鹿野苑國際寧瑪佛學院致力編制詳盡藏文《甘珠爾目錄》
——目前已經完成335篇甘珠爾經文的摘要編著

位於印度北方邦鹿野苑的鹿野苑國際寧瑪佛學院
鹿野苑國際寧瑪學院(Sarnath International Nyingma Institute,簡稱SINI)成立於2013年,其宗旨與欽哲基金會之願景高度契合,即:將佛法分享給更多的人。該學院坐落在印度北方邦鹿野苑答美克佛塔附近,此處是極為重要的佛教聖地,正是在這裡,佛陀首次傳授佛法。
鹿野苑國際寧瑪學院由著名的藏傳佛教喇嘛塔唐祖古仁波切(1935—)創立,是他所建立的二十多個佛法機構之一。實際上,該佛學院的起源可追溯至60多年前。1958年,在塔唐仁波切離開藏區到達印度後不久,他就在鹿野苑附近的瓦拉納西創建了佛法印捨出版社(Dharma Mudranalaya Press),致力於保存和流通藏傳佛教的教法。1975年塔唐仁波切在加州重建該出版社,命名為佛法出版社(Dharma Publishing)。1972年塔唐仁波切在加州伯克利市創建了寧瑪佛學院(Nyingma Institute),在將藏傳佛教寧瑪傳承引入美國的過程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鹿野苑國際寧瑪佛學院院長慈玲帕莫格勒
塔唐仁波切有三個女兒,鹿野苑國際寧瑪佛學院則由他的幼女慈玲帕莫格勒(Tsering Palmo Gellek)負責管理。自2001年以來,慈玲致力於亞洲地區的佛教文化保護。她之前參與的項目包括在印度和尼泊爾的聖地安裝大型和平鐘。2008年,她被任命為加德滿都斯瓦揚布佛塔第15任修繕工程的負責人。
鹿野苑國際寧瑪佛學院的使命是「建造善之橋」。遵照塔唐祖古仁波切的指示,最主要的是架設起溝通東西方的橋梁,同時,這也是連接傳統與現代、自我與他人、思想與行動之橋梁。學院的常住人員包括國際志願者員工、學生、以及藏族僧眾。
「善之橋梁」建立在四大支柱之上:維護佛法根基,即:支持鹿野苑國際寧瑪佛學院的僧眾進行傳統的佛法修持、祈禱、典禮、朝聖和閉關;促進學習古典佛教語言和英語;傳播佛法;增進跨學科合作。
「鹿野苑國際寧瑪佛學院開闢了真正多元化的領域」,慈玲說,「每根支柱都開展不同的項目,我們不斷調整這些項目,以適應時代的需求。」
《甘珠爾目錄》
鹿野苑國際寧瑪佛學院目前正在運行的主要項目之一,是有史以來第一個關於「佛語(梵文buddhavachana)」的藏傳佛教綜合性「百科全書」——《甘珠爾目錄》(Kangyur Karchag project)。自2019年塔唐祖古仁波切啓動該項目以來,很多傑出的喇嘛都參與了對該項目的指導和加持。這一項目的目標是為《甘珠爾》中的368部佛經編寫摘要(《甘珠爾》是將被認定為「佛語」的文本翻譯成藏文後的文本集)。編寫這些經文的藏文摘要(藏文karchag,大致翻譯為「索引」或「目錄」)的首要目的是為了方便佛學院和佛教學者,並為開發藏語學校教材提供幫助。該項目也計劃日後將藏文摘要翻譯成英文和中文,並在網上發佈。

《甘珠爾目錄》樣例
日前,《甘珠爾目錄》的初期目標已提前達成。來自印度、尼泊爾、不丹和西藏等地以及所有佛教傳承的51位撰寫者和研究員參與了該項工作。截至12月1日,他們已完成368部佛經中335部經的摘要。這項工作由來自中國喇榮五明佛學院的珠丹炯(Khenpo Ju Tenkyong)堪布領導,堪布最近剛完成223卷藏語術語詞典的編輯工作。研究員們將《甘珠爾》的藏文版佛經與中文、巴利語、梵語佛經進行對比,而撰寫者們則參考各種可獲得的釋論,對於那些廣為人知的佛經,他們經常要查閱多達20至30種釋論。《目錄》的第一版完整稿預計將於2023年1月底完成,而最終版本將在2024年初完成。
雖然以前也有人編寫過《甘珠爾》的目錄,但這一版《甘珠爾目錄》是獨特的。珠丹炯堪布解釋到:「大多數其它目錄都缺少介紹摘要,而摘要可以讓讀者迅速瞭解經文中的所有重要信息。雖然此前某些目錄也有簡短的摘要,但沒有像我們這一版這樣詳 盡全面的。我們彷彿是在為每一部經製作身份識別卡。」

從左至右:目錄編輯洛本次仁尼瑪、洛本土登嘉措、洛本土登洛桑和堪布珠丹炯
「我們試著從每部經中提取主旨,也就是讀者讀經後需要掌握的核心內容」,堪布說:「特別是,我們認真考慮了如何讓這些佛經利益現代世界的人們。希望人們能夠瞭解,無論他們的背景如何,這些佛經都與他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佛經並非只是古籍,而是引導我們如何充分利用寶貴人身的竅訣。」

2020年《甘珠爾目錄》的撰寫者們聚集在鹿野苑國際寧瑪佛學院
《甘珠爾》是不同佛教傳承之間的連接紐帶,因而被認為是佛學之基礎。「這個‘百科全書’項目已成為《甘珠爾》研究的催化劑」,慈玲這樣說道。「我很驚訝地發現,學生們通常無法在佛學院中對《甘珠爾》有全面瞭解,而我認為這種瞭解對法教的長存至關重要。除了完成《目錄》以外,參與其中的年輕堪布們和洛本們也獲得了寶貴的知識 。以前,他們對《甘珠爾》的理解達不到現在這個程度,而通過這項工作,我們幫助培育了下一代,而這些知識也將繼續傳承下去」。

目錄中的插畫之一「佛陀在鹿野苑初轉法輪」,插畫作者:卡維里·辛格(Kaveri Singh)
鹿野苑國際寧瑪佛學院正在與一位一流的印度藝術家和一位美術設計師合作,根據佛經中描述的細節,為目錄準備插圖。而一個輔助閱讀和思維這些文獻的音頻和視覺文件的在線資源也即將發佈。
欽哲基金會支持的其它佛學院項目
欽哲基金會分別於2019年和2020年向鹿野苑國際寧瑪佛學院提供年度資助,主要用於護持《甘珠爾目錄》項目的部分費用。2021年,欽哲基金會又提供了一個為期三年的資助,以支持目錄和其它的佛學院項目。

鹿野苑國際寧瑪佛學院佛法英語學生參加「比喻的力量」工作坊
目前,欽哲基金會所支持的其它鹿野苑國際寧瑪佛學院的項目還包括「佛法英語計劃和教材系列」以及「僧眾的方便之道:向現代社會傳播佛法」,這兩個項目都旨在幫助正式出家的僧眾,使他們不僅能夠立足於現代社會,也能為現代社會的正向轉變提供服務。
目前,有40到50名僧眾參加了為期3年的「佛法英語」項目,而到2023年2月,預計會有包括尼眾在內的更多學生加入。 鹿野苑國際寧瑪佛學院正在專門針對佛教僧尼開發一套三卷的新教材,使他們能夠為佛法在英語世界的存續和傳播做好準備。
(本期報導圖片由鹿野苑國際寧瑪佛學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