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期性差異
2014年,無論在發達還是新興市場,全球經濟體之間的週期性差異越發顯著。
縱觀全年,市場焦點轉換迅速。隨著美國聯儲結束了它的量化寬鬆,前三個季度,市場聚焦於美國的加速復甦和通脹,以及來自外國央行的貨幣寬鬆。到十月初,全球市場的焦點轉換到了走弱的歐洲經濟以及各類地緣政治風險,從伊波拉病毒的傳播,到敘利亞、伊拉克、烏克蘭等地的動亂,這些事件增加了市場對全球經濟下滑和通縮壓力加大的擔憂。股票市場下滑,波動加劇,週期性產業表現不佳,以及美國國債隨著通脹預期的下降而上漲。
到第四季度,發達經濟體中,美國經濟走勢顯然最好。由於四月份調高增值稅,日本的增長放緩,不過鑒於日本央行繼續抬出貨幣刺激政策,日本經濟可能重新加速增長。歐元區前半年的緩慢復甦止步了。為了對抗通縮的風險,歐洲央行最終在2015年初宣佈,每月購買總計達到600億歐元的資產。
新興市場也顯出疲弱的態勢,中國尤其成為市場擔憂的主要對象。2014年末,中國人民銀行加入了其他央行的行列,宣佈經濟刺激措施。
所有這些貨幣政策,令人相信各國央行決心支持經濟增長。因此在11月,美國聯儲以1.6萬億美元購買債券,完成了它的量化寬鬆計畫(QE3)。
美國經濟的復甦及其加速增長的可能性,加之其他國家顯而易見的相對走弱,支持了美元的走強。平均來看,新興市場貨幣相對美元的價值已經回落到2002年的水準,下跌了超過15%。問題在於,現在新興市場的GDP佔了全球的50%,而且他們的經濟已過度槓桿化。因此,各央行之間存在爆發貨幣戰爭的可能性:他們紛紛奔至匯率底線,試圖通過本國貨幣貶值以削弱競爭對手國。
2014年在我們對油價從6月峰值下跌超過50%的震驚中結束。對全球經濟增長的擔憂、美元的走強、全球石油供需平衡的惡化,共同促成了油價的暴跌。
金融危機之後,全球經濟的復甦之路繼續呈現多樣化態勢,而多速率發展並行的世界在貨幣政策和通貨方面達到了平衡。
在此全球形勢背景下,欽哲基金的投資組合收益率為4.5%,接近於我們的目標收益率5%,支出費用率為0.19%,周轉率則為13%。2014年末,投資組合的總資產達到大約1,280萬美元。
固定收益
2014年初,市場普遍預計全年利率將緩慢上升。即使美國經濟增長、美國聯儲預期將在2015年中第一次加息,到2014年底,10年期國債收益率還是突破了2013年的邊界,跌至2.17% (年初為3%)。利率的下跌由多種因素共同造成,包括對全球經濟增長的擔憂、低通脹率、各國央行的貨幣寬鬆,以及美元的走強。
上述背景下,欽哲基金固定收益部分的投資組合收益率為4.4%,再剔除加幣匯兌損失的影響,最終為2%。
由於2015年中的加息,美元預期將繼續走強,因此我們相應降低了倉位,並對持有的餘額部分進行了套期保值。
股票
股票投資組合的總體收益率為7.1%,與MSCI發達市場指數相比表現優異,高出2.6%,但比MSCI新興市場指數低4.2%。
憑藉強勁的增長,美國的股票投資回報率達到11%,重點投資在生物科技、技術及消費領域。對蘋果、吉利德、聯邦快遞以及伯克希爾.哈撒韋 (都是非常可靠和卓越的公司) 的投資卓見成效。受益於最近的刺激政策及稅收改革,日本部分的投資增長了9%。同時,在中國市場集中於A股及技術類企業的投資,獲得了16%的收益率。
在歐洲及加拿大的投資拖累了我們的獲利,分別虧損-12%和-9%。我們在歐洲投資得太早,他們彼時還處於試圖恢復增長的泥潭中,並且全年中有部分時間我們沒有對持倉進行套期保值,所以美元對歐元的走強讓我們遭遇了匯兌損失。在加拿大,我們同樣受到加幣走弱的影響,再加之蕭條的商品價格,尤其是石油和黃金。所幸新興市場的敞口很小,只有2%,因此加拿大-9%的收益率沒有對整體回報率產生重大影響。
我們還交易期權,僅對沖買入或賣出,在動用組合資產10%的情況下獲得了2.5%的收益率。
我們非常珍惜大家的信任,並且會努力爭取豐厚的回報和更低的風險,以此繼續為仁波切及其佛行事業的願景服務。
— 欽哲基金會投資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