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哲聚焦

2020年4月

 

中道:
欽哲基金會致力於兒童教育

「放寬思路,如果一個小孩在有佛、法、僧信息的環境中成長——那已經是一種成功了。放眼世界,大多數學校都不會談論這些,尤其是佛、法、僧、菩提心、緣起。在這樣的景況下,我們能做這些已經可以說是很成功了。」

宗薩欽哲仁波切

多年以來,宗薩欽哲仁波切一直渴望建立一個基於佛教概念和價值觀的全新兒童教育模式。2018年,欽哲基金會正式推出「中道教育」和「中道學校」,開始了基金會開拓兒童教育的主要計劃。經過近兩年的運行,我們熱切地想瞭解學校的發展情況。本期「欽哲聚焦」特邀「中道教育」執行總監、「中道學校」創意總監諾亞·瓊斯(Noa Jones)為我們講述「中道學校」的近況以及如何實現仁波切的佛教兒童學校的願景。同時為大家分享一段包含「中道學校」日常課程以及家長們暢所欲言的短片。最後,是一則激動人心的消息:「藍獅幼兒園」即將在新加坡啓動,這是在仁波切指導下的另一項兒童教育計劃。

 

 

哈德遜河谷的中道學校
適合現代世界的永恆之道

——諾亞.瓊斯

 

中道學校的緣起故事頗為戲劇化,她的誕生孕育了20年,地域橫跨3大洲,其過程多姿多彩,其創建的精髓真正令人嘆服。如今回想起來,當年種種歷歷在目:仁波切在瑪拉蒂卡(編按:位於尼泊爾,相傳為蓮師證得長壽無死之聖地)洞穴附近薄霧繚繞的山頭給予加持;在峇里島,仁波切由一群建築師和教育工作者們圍繞著,做出重大決定;鏡頭切換到墨西哥城的機場,提著隨身行李站在候機廳的仁波切靈光乍現,問道:「伍德斯托克(編按:紐約上州的一個地方)最近有什麼新鮮事嗎?」 

那是2017年10月下旬。幾天後,仁波切告訴莎拉.米斯特(Sarah Mist)和我,紐約上州是開辦佛教兒童學校的理想場所。所有曾經在峇里島,印度,澳洲(悉達多學校)開辦學校的準備工作,現在都融入這個新的想法。凡是勇於實現仁波切建立佛教小學願景的人,已為中道學校奠定了基礎。毫無疑問,目前我們所見到的這個基礎之所以能夠成功,這當然是來自於各個方面的巨大加持,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更合理的解釋。我們僅用了短短9個月的時間建立並開始運營了一所學校,用理性的眼光來看,這遠超乎了想象。尋找並確定地點、聘請老師、確立我們的願景和使命、開發品牌、市場營運、設計課程材料、申請執照等等,更不用提是否有家庭願意讓他們的孩子來參與這場偉大的實驗。

 

2018年9月6日,我們在有著2名教師、3間教室、佔地5英畝,位於美麗的哈德遜河谷的中道學校校園裡,迎來了17名幸運的學生。第一學年里,我們有意放慢了速度,以確保創建一個安全的,令人開心愉悅的學習環境,並讓大家能夠融入這個新的空間。這是不平凡的一年。到2019 -2020學年開始之時,我們學到很多,我們贏得了初始家庭的信任,並吸引了更多的家庭對中道學校感興趣。我們目前有29名學生和更多的員工,並準備開始執行更大的使命:研發一種教育模式,適用於在世界各地開辦新的學校,或者重新定義現有學校的系統。

 

何謂中道教育?

我們從傳統佛法教育和實際修持中汲取靈感,開創了系列主題課程單元。教師們再將主題課程融合於符合美國公立學校共同核心標準的學術課程。例如,這個學年以「就座」單元開始,在此主題中,孩子們舒適就坐,設立發心,確定界限,並做幾次深呼吸。這樣做可以幫助新生到校後盡快進入舒適的狀態,就好像我們一開始學習禪坐時那樣。從而我們可以繼續探討其他主題,比如傳承、皈依、菩提心、因果、緣起、無常、和諧等等。 

 

當然,佛教徒修持的「皈依」和在中道學校一個6歲小孩眼裡的「皈依」是有區別的。我們設計課程的每一步都經過了深思熟慮,小孩所處的成長階段是考慮的重點。關於虔敬心的教導,我們有明確規定:不要求孩子們做或者表達任何任何虔敬之舉,直至他們可以做出一個合理的,有自主意識的決定。在他們準備好跨出此重要一步之前,我們會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給予「皈依」恰當的介紹。我們不會要求他們去做大禮拜,而是和他們探討什麼讓我們有安全感;怎樣用木頭搭建小屋;研究鳥窩和學習打結的方法。孩子們將會知道當他們需要的時候,如何以及向誰尋求幫助;如何清楚表達自己的需求;並且知道怎麼選擇正確的庇護渠道。更為關鍵的是,他們明白在內心深處有個恆常的皈依處,那就是自己穩定的心。「我心裡有一片天空」他們這樣唱著。(您可以點擊鏈接收聽)

 

或許以後針對更高年級的同學,我們將會談論一些關於難民危機和移民問題,以及我們如何能夠給予他人庇護。有可能將會設計一個更為複雜的課程結構,從而能夠持續改善孩子們內在的秩序感,進而在以後的幾年,孩子們將會對「皈依」的意義有更深的感受。由此,在此期間當喇嘛們到訪,並對「皈依佛法」介紹解釋時,孩子們將會更容易理解。

教程由各種富有創意的主題組成。從電路談到事物內在的互有關聯,從研究哈德遜河聯繫到傳承,從天氣關聯到菩提心。所有這些主題教程都跟數學、文學、社會學和科學學術課程融合在一起。當然每日特長課——包括音樂、梵文、跑酷(城市疾走)/合氣道(視季節而定)、佛法藝術和戶外教育——這些項目也深受同學們的喜愛。 

 

喇嘛到訪

接待特別的訪客是學校的一個主要活動項目。到目前為止,我們有幸邀請到傑尊瑪貢嘎聽列巴蒂仁波切、吉美欽哲仁波切、竹究滇津仁波切、巴卡祖古仁波切、蔣佩多傑仁波切、智成仁波切、確英多傑堪布以及許多其他的堪布、住持、學者等尊貴的來賓到訪並給以祝福。三乘法輪寺(大寶法王位於北美伍德斯托克的道場) 的喇嘛們時常過來協助舉辦活動,比如慶祝藏歷新年,夏冬至,放生小蟲。從中學童們得到啓發,他們開始學會尊重生命,尊重他人。而且即便孩子們可能尚未完全理解個中含義,他們連同這片校園一起,已經得到很多祝福跟加持。

去年晚春時節,當巴卡祖古仁波切到訪時,他在操場上即興進行了一次山淨煙供法會。有些孩子在煙霧中玩捉人遊戲,有些小孩則站在一邊觀看,還有些幫忙將穀物撒入火中,然後繼續捉人遊戲。當秋季來臨,學校再開學時,我們看到煙供原地居然長出了一個完美的玉米圈。發生在校園裡的這種神奇時刻數不勝數。

家長們

很多本校的家長會用「神奇」一詞來形容中道學校。中道學校校長格蕾絲.路易斯(Grace Louis)(我們在2020年1月有幸聘請到她)說道:「這所學校家長的參與度令我頗為吃驚,雖然在私立學校領域工作了20幾年,我卻很少看到這樣的情況。」 相對於大城市,哈德遜河谷並非經濟發達的地區,這裡的工作機會較少,特別對於那些年青的家庭而言更是如此。該地區僅有幾千名兒童,許多人選擇就讀於公立學校。因此,對於創建多元化,包容性的家庭社區,欽哲基金會捐助者所提供的經濟援助項目是個關鍵因素。家長們對欽哲基金會為學校所做的一切極為感動,他們自己則通過積極參加志願者工作,每周打掃學校,盡可能的提供物品和服務來表達他們的謝意。在這些家長中,只有極少數是佛法修持者,不過所有家長對佛法都持有開放態度,並表示感興趣。就此學校為他們提供瞭解佛法的機會,比如免費的佛法圖書館,週二的冥想,以及由喇嘛卡瑪.賈斯汀.沃(Lama Karma Justin Wall,他今年成為學校成員)指導的新月讀書會。學校還與當地的寺院建立了緊密聯繫,比如山禪寺,三乘法輪寺。這些寺院組織的週末家庭活動,中道學校社區成員都很積極參與。

展望未來

接下來的一年對中道學校來說將是至關重要的一年。感謝欽哲基金會及其眾多資助者的慷慨和信任,我們最近買下了一直租用的校園所在地,準備新建一系列教室,用於接收即將擴招的孩子們,擴招範圍將會從幼兒園到六年級。同時我們也跟合作夥伴討論此後的發展計劃,總體上來講,我們希望創建一種教育系統,可以貫穿至整個中學和高中。

 

今年我們會繼續探索皈依、菩提心、傳承、無常、相依、和諧等主題。明年起我們將從「藍獅幼兒園」(見下文)借取一些正在開發的單元,再加上儀軌和供養這兩個主題。我們對開發新慶典活動,創作新歌曲等樂在其中,還有原創劇本《佛陀的一生》、書籍、教師資源等等,而這些已有資源都將與公眾分享。我們的願望是這些教材單元或許經過調整、重新排序,適當修訂後也可以適用於其他學校。當然大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訂制教程。 

 

「中道教育」是另一個獨立的非盈利機構,也由欽哲基金會主力資助。「中道教育」創建了一個教育資源共享平台,「中道學校」將會通過此平台分享其教程。「中道教育」誠邀任何擁有兒童佛學教育資源的人士上傳資料到由克萊爾.茲默曼(Claire Zimmerman)管理的該平台網站,同時我們也鼓勵家長和教師使用該平台所提供的資源。 

致謝

如果沒有仁波切的指導、欽哲基金會的支持,以及所有學校董事會成員在最初緊迫的啓動階段辛勤自發的工作,中道學校成立以及所有這一切幾乎不可能發生。開辦一所學校所需的努力非比一般。這是一個微妙而靈活的生態系統。由於不需擔心在在關鍵的初創階段籌集資金,我們員工和社群皆能高效率地極大發揮出自身特長。最近,我們又幸運地從我們的好朋友二十和三十(見下文)那裡收到一筆直接捐款,以及為資助一個經歷危機的家庭最新發起的「學費援助基金」的額外捐款。感恩所有功德主的愛心。

 

僅僅用語言很難描述中道學校的獨一無二之處,我們誠邀大家來校參觀(需要提前預約)。幾乎所有來過校園的人都評價這裡的氛圍「充滿著學習的活力,祝福和歡樂四處洋溢」。 

 

目前我們正在進行2020-2021學年度的招生,繁忙的夏季即將來臨。今年擴招的範圍從幼兒園到4年級(年齡2-10歲)。為了迎接預期的新同學們,我們需要建造一棟全新的大樓。儘管紐約上州的氣候有時較為怪異,但是她的確也是個令人贊嘆的美麗地方,這裡水源良好,地勢平坦,也未曾遭遇龍捲風、地震、海嘯或者乾旱。當地一家雜誌最近有篇文章提到此處為新興宜居地。大家可以考慮移居這裡,就算只是為了中道學校而來,我們也認為是值得的。

 

歡迎大家訂閱郵件以及在社交網站關注我們。 

閱讀媒體對中道學校的相關報道  

直接捐款給「學費援助基金 」項目

觀看照片集錦 

 

 

眾人口中的中道學校

 

「我女兒開始自己在家練習冥想了。她跟她的毛絨玩具一起坐在那裡5-10分鐘。太神奇了」——中道學校家長

「中道學校和我以前見過的所有學校都不一樣。學校教學導向是以維護整個社群的健康為核心,但是注重各個學生自身的獨特經歷。教育工作者們完美地結合併支持孩子們的好奇心、感恩心、和創造力。教師們所做的這一切,讓作為父母的我們不斷感到慚愧,同時也覺得深受啓發。中道學校的教育真正獨一無二,以創新的寓教於樂方式,培養起孩子對數學和科學的興趣,與此同時通過對藝術、音樂、遊戲和合氣道讓孩子們同樣保持著對大自然的欣賞之情。我們全家都特別感恩能夠成為這所了不起且欣欣向榮的學校之一員。」——中道學校家長

「很榮幸能夠與貴校學生分享對梵文的體會,對此我十分感謝,也受到滋養。中道學校為我們每個參與者提供的神聖空間,使我們都能在每個人的心中獲得最佳的自我體驗,」——梵文教師 塔拉·費德曼(Tara Federman)

「我的小孩對去學校興致勃勃。她愛上學,一天都不想錯過。據我所知,她對上課一點都不厭煩,對教室里發生的事情非常積極,極有動力,並且時常課後把這些探討帶回家中繼續進行。」——中道學校家長

「教師像是恆星,是決定執行某項教學或者活動決策過程背後的意識,給與生命神聖性的啓蒙基礎教育」 ——中道學校家長 

「我對孩子在學校學到的東西非常開心。她學會了管理自己情緒的技巧,怎樣跟老師相處,以及探究性的學習方式。」 ——中道學校家長

「我愛這所學校。在這裡我女兒在學習和自信心方面都有著飛躍的進步」——中道學校家長

新加坡藍獅幼兒園

我們很高興地宣佈新加坡「藍獅幼兒園」的準備工作正在進行中。「藍獅幼兒園」是一家實驗幼兒園,其願景是喚醒幼兒心中的佛教智慧與價值觀種子。「藍獅幼兒園」由宗薩欽哲仁波切指導,其佛法課程由海瑟·桑奇(Heather Sanche,《佛陀的一生》作者,見下文)與瑞秋·麥克拉倫·馬利特(Rachel Maclaren Mallet)設計,面向年齡由18個月至6歲兒童的家庭。

欽哲基金會還資助了其它各種教育項目,例如不丹的南方人教育計劃,宗薩欽哲確吉洛卓佛學院的迦膩色伽學校(目前有130多名學生),柬埔寨的和平軍項目,以及一項針對尼泊爾佛學院之兒童教育的大型調查。

欽哲之聲

共享福德

一位中道學校護持者的來信 

 

我們的老師,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希望能將基礎佛教教義融入到現代學校教育中,從而引導孩子們更趨向心靈而非物質,更多的彼此相連而非成為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由此,未來他們將變得知足且能夠利益他人。成立中道學校就是為了探索如何才能實現這一願景。

作為成年人和父母,我們看到學校教育是如何塑造人們的一生。我們深受仁波切宏大視野的啓發,深受中道學校教職員工奉獻精神的激勵。因此,從中道學校啓動之初我們就充滿興趣。現在學校已經進入第三年,它的發展有更多工作要做,我們認為它需要且值得獲得來自仁波切與欽哲基金會以外的直接幫助與支持。

作為佛教徒,我們相信因果,相信祈願與因緣的力量。儘管中道學校無意強迫學生成為佛教徒,我們相信它會播下佛法種子,並且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滋養種子。這是另一種菩薩行。我們衷心希望任何與中道學校有連結的人們都能從中獲益並且逐漸利益他人。

二十與三十 

其他訊息

《佛陀的一生》將於4月28日由香巴拉出版社出版

宗薩欽哲仁波切說:「我們為兒童準備的佛教讀物太少了,這是像我這樣的佛教老師的疏忽。這種疏忽令人尷尬。因此,我非常欣喜地看到這本由海瑟·桑奇和塔拉·緹·格蘇(Tara Di Gesu)創作的,關於佛陀生平的漂亮兒童圖書。」

點擊預訂《佛陀的一生》。

第二屆欽哲基金會兒童圖書獎獲獎者公告
欽哲基金會與「巴拉孩童」很高興地宣佈卡蘿爾·多德(Carol Dodd)獲得今年的兒童圖書獎。卡蘿爾·多德居住在夏威夷,這是她初次嘗試寫作。她為4至8歲的兒童寫了一本關於無常的充滿魔幻和詩意的書。該書將由「巴拉孩童」於2021年出版。書中的語言溫馨且通俗易懂,貫穿其中的主題是:「一切都在改變,日夜不休。一切都會改變,沒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