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哲聚焦

2022年1月

印度特刊:讓佛教返本歸源

(下篇)

 

在新年印度特刊之「下篇」,我們為您報導印度「社區衛生計畫」的展開和「光耀大覺寺」計畫的進展,我們也邀請了兩位印度同修分享他們在「鹿野學苑」的親身經歷,最後我們介紹一部在「鹿野學苑」拍攝的小成本電影。

“印度有十億人口,當中很多人可能擁有那種能啟動渴求無二元分別的基因。”

——宗薩欽哲仁波切,節錄自《仁波切喜愛印度的十五個理由》

社區衛生工作

2021年八月到九月,悉達多本願會印度分會的義務醫療顧問蘇娜莉·薇依德醫生(Dr. Sonali Vaid,哈佛大學公共衛生科)帶領的義工團隊,為了加強大眾應對新冠肺炎和其他公共衛生挑戰的意識和能力,在喜瑪拉雅山麓(包括菩提迦耶、比爾、炯達拉、卡林邦、大吉嶺、可頌和錫金等地)進行了一趟社區衛生普及之旅。

這次由「悉達多本願會印度分會」「鹿野學苑」「佛足佛法中心」協同主持的社區衛生計畫,旨在衡量未來新冠肺炎疫情若然惡化時社區的需要,並且提升社區應對公共衛生事故的應變力。義工團隊亦藉此機會舉行了一些提高衛生意識的宣傳工作坊,和大眾分享了不少關於新冠病毒的最新資訊,並解答人們的疑問,消除相關的疑慮。

悉達多本願會印度分會近期在喜馬偕爾邦、北阿坎德邦、比哈邦以及西孟加拉邦(卡林邦)的鄉鎮,和當地政府合作,努力改善公共衛生設施。

悉達多本願會印度分會在此感謝所有欽哲基金會印度賑災基金的捐款人溫暖的祝福和善款捐助,令這個計畫在此艱難時期得以開展和繼續。

2021年8月,薇依德醫生(左三)與宗薩確吉羅卓佛學院衛生中心負責人拉嫫(中)會面。圖中右三為宗薩佛學院校長蔣揚秋培堪布,左二為由瑟尼瑪喇嘛,右一為佛學院秘書扎西,左一和右二分別為鹿野學苑負責人帕香和迪旺。
薇依德醫生2021年8月在卡林邦舉辦公共衛生工作坊。

「光耀大覺寺」計畫進展

由於全球晶片供應鏈滯後、加上突如其來的技術挑戰、以及來自大覺寺管理委員會的額外新增工程,「光耀大覺寺」計畫仍在進行中。團隊在2021年十二月已經完成百分之九十五的基本工程。敬請留意有關專題報導。

燈光點亮了大覺寺

認識鹿野學苑的兩位朋友: 薩米爾和帕拉維

一個明媚的冬日早上,欽哲基金會邀請了鹿野學苑的兩位朋友薩米爾和帕拉維,在網路相聚,分享他們因鹿野學苑而改變生命的經歷。兩位坦誠地分享他們的故事,讓我們動容和深受啟發,令這次會面溫暖而愜意。

薩米爾:「鹿野學苑」是一個神奇的地方

薩米爾在2017年從德里第一次到訪比爾,現在,比爾已成為了他的家。薩米爾分享了他自己的故事 —— 他早年曾經飽受濫用藥物之苦,藉由戒癮療程「十二步驟」,從鬼門關撿回性命;後來他來到鹿野學苑,在這裡他再次經歷改變人生的靈性之道並開始回饋社區。在過去兩年半,薩米爾每週在鹿野學苑所提供的場地開展戒癮輔導會,為當地受毒癮所害之人,給予戒毒支援和輔導。

薩米爾與他兒子的貓咪

「我常常聽人說,鹿野學苑是個非常有加持力和神奇的地方,而我自己也有同感。究竟她為何神奇?醉人的日落、雙彩虹等無疑令這地方變得更美。但事實上,是這個社區,這裡的人令她變得神奇。我也發現,佛教的價值觀非常開放、透明、令人解脫。在當今這個由於宗教和政治觀點而產生很多分裂的世界,佛教重視的卻是原本真實,它是實踐之道,它教導自利和利他。它鼓勵我們以智慧抉擇行為,而不是對教法生搬硬套。」薩米爾繼續道:「我的家人說我比以前易相處又和善得多,我樂於相信她們,而這一切都得歸功於鹿野學苑。她真是個美妙的地方。」

帕拉維·德希穆克:在喜瑪拉雅山麓再生

「我以前一直生活在大海邊,現在我已變成山地人。」帕拉維如此訴說。父母都來自馬哈拉施特拉邦,帕拉維出生於果阿、長於孟買,確實,這些都是濱海城市。在傳訊、傳媒和公關行業渡過十四個寒暑後,帕拉維於數年前放棄了辦公室白領工作,轉而選擇學習並成為了一名藝術治療師。

「我在2018年2月和妹妹來到比爾。當她帶我來到鹿野學苑,我完全被迷倒了。」一個月之後,帕拉維在鹿野學苑舉行的「小手印」開示上首次見到宗薩欽哲仁波切。她娓娓道來:「一些東西已然改變。那是我聽過的所有講座當中最非教條式、最開明的。實在太美妙了。到第四天結束的時候,我受了皈依戒。真正的旅途開始了。」就是如此,帕拉維開始潛心研讀仁波切的所有著作、教法,參加鹿野學苑的所有課程和閉關活動,以增進對佛法的了解和實修。此外,帕拉維亦積極參與悉達多本願會印度分會的所有共修活動,包括隔週舉行的綠度母線上共修以及憶念三寶成就法

去年,帕拉維開始在鹿野學苑嘗試舉辦了不同形式的藝術治療工作坊,有不設預約,隨意參加的方式、亦有長單元或中等長度的單元;共有50多名來自各個年齡層、工作和個人背境的人士參加過她的工作坊。「在我的工作坊,我會利用每一個機會對參加者傳達一個訊息—— 佛陀來自印度, 你作為印度人應該知曉這一點。」帕拉維說,「還有, 誰是佛陀?甚麼是四聖諦?若要以表達藝術的形式探索佛教哲學,必須強調佛陀的重要性。我們需要談論佛教的源頭,禮敬佛陀。」

帕拉維在鹿野學苑舉辦工作坊
2021年9月,帕拉維為比爾附近的一個非政府機構的年輕女孩(年齡18至25歲)團體舉辦了創意藝術療癒入門系列工作坊。
 

 

電影時光

2020年,美國人大衛·斯蒂文斯(Dave Stevens)執導,在印度鹿野學苑實地取境拍攝了一部名為「佛道旅舍」的小成本電影。該片由希塔爾·阿嘉華(Sheetal Agarwal)和鹿野學苑教師尊貴的噶瑪·津巴(Karma Jinpa)共同主演。這不是另一齣講述城市人來到深山尋找快樂的老戲碼,它呈現的是可能發生、或者正在發生在我們任何人身上、改寫生命的真實故事。

劇情簡介:城市生活的挫敗感與不滿令年輕女孩瑪雅逃到喜馬拉雅山區,希望在此找到心靈的寧靜。不想卻落入一場精心設計的感情騙局,因情人的朝三暮四而心碎。此時,一位粗魯傲慢的和尚幫助瑪雅從困境中找到了自身隱藏著的寶貴智慧。是繼續沈溺於受害者的自怨自艾還是放下這一切不快樂的因?瑪雅將如何抉擇?

影片旨在通過一種令新老佛教徒以及對佛法有興趣之人皆可理解的方式,傳遞宗薩欽哲仁波切關於佛教「四法印」的教授。影片的所有參與者皆是來自鹿野學苑,具有從初級到專業級的不同影視製作經驗。影片資金由僧團成員共同捐助。按此觀看「佛道旅舍」的預告片。

「佛道旅舍」電影海報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