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夥伴創作優美佛教祈禱歌的旅程

南拉妲.摩訶芭爾 (Namrata Mahabal) 美妙動聽的聲音啟發了世界創意學習中心基金會 (WCCL) 的拜讚歌團隊。
祖賓.巴沙拉 (Zubin Balsara) 撰
在印度的文化脈絡中,「巴將」(bhajans) 是一種社群拜讚歌。大部分的印度人是在廟宇中、祈禱時或其他社交場合中一邊聽、一邊唱著拜讚歌長大。
宗薩欽哲仁波切2013年於比爾鹿野學苑 (Deer Park) 教授時,談到「我們應該有一個唱著佛曲的「巴將」(拜讚歌) 社群」。仁波切開玩笑地說,我們應該像傳統印度教拜讚歌一樣,在全印度各個村落用擴音器播放佛教歌曲。我們這些參加比爾那次教授的人認為需要一些簡單的「單曲」,以提醒我們佛教的基本修持,例如皈依、菩薩戒、七支祈請文,與寂天菩薩的懺悔與供養偈。
日後,仁波切於2013年造訪普納 (Pune) ,教授《入菩薩行論》。該次教授的承辦單位之一「世界創意學習中心基金會」邀請南拉妲.摩訶芭爾女士從《法之共鳴》(Dharma Nada) 這張光碟中選唱幾首歌曲。我們非常喜歡她的聲音,籌組佛教拜讚歌團隊的討論也隨之重啟。
世界創意學習中心基金會的成員對於執行這項計畫深具信心。由於該基金會的工作是藝術治療,已有現成管道可以接觸普納的在地藝術家。仁波切在普納的教授是寂天菩薩的《入菩薩行論》,因此我們覺得將寂天菩薩優美的偈頌編為音樂非常適合。仁波切挑選了《入菩薩行論》的部分偈頌,世界創意學習中心基金會團隊則著手編曲。在該基金會的曼達基金 (Mamta Fund) 襄助下,十首梵文、印度語與巴利文歌曲於2014至2017年間錄製完成。
聆聽
從 Soundcloud 下載這些美妙的拜讚歌。您可以在每首曲子的介紹中看到英文翻譯與音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