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喜燕 撰

在最近一次到訪不丹時,我與「不丹尼師基金會」的創辦人兼會長──扎希贊嫫博士 (Tashi Zangmo) 進行了一次會面,地點就在她位於廷布市 (Thimpu) 對岸的辦公室。由於扎希過去三個星期都待在歐洲,未能及時收發電子郵件,因此並未聽聞「不丹尼師基金會」獲得欽哲獎助金一事;這筆獎助金金額為六千五百六十美金,足夠支付兩位尼眾們的老師之薪資,因此我的到訪除了傳達這則好消息之外,亦是開啟兩個基金會交流的良機。

扎希說,「不丹尼師基金會」於2009年成立,創立地點其實是在美國,當時她正在那裡進修並撰寫關於不丹尼眾的論文。她回到不丹時,身上的資金足夠她開創慈善機構事業。

扎希博士說,尼眾們與尼寺數量眾多,甚至有許多尼寺都位在偏遠地區,極需長期穩定的資金護持。由於尼眾們無法獲得政府支持與保障,其日常生活所需十分龐大,尤其是基本的食物營養和衛生需求;這些尼眾們也需要聘請老師,老師除了教授佛法外,還需教育她們基本生活技能,像是購物、烹飪、財務管理等日常生活的雜事。

領導和諮詢的技能對於共同生活的大型群體來說尤其重要,因此也是需要教育的項目之一。

為了處理這些問題,「不丹尼師基金會」希望能在廷布市設立一處訓練中心,培育有心學習理論和技能的尼師們,再透過這些尼師們至各地尼寺傳授她們的知識和專業技能。

在我們談話的過程中,我可以感受到扎希對她幫助的尼眾們所抱持的熱情與關懷,但談到如何分配她手邊有限的資金,卻是一大難題。舉例來說,堆放在她辦公室門口的三、四十箱Crocs塑膠鞋是來自德國的捐贈品,雖然她非常高興能收到它們,但要將這些鞋子分送給尼眾們的成本卻十分可觀,包括政府的申請文件、運輸和管理費用、送至尼寺的的貨運成本等等,花費的時間成本亦十分昂貴。

在我們談話的同時,兩位年輕的尼師走進了房間,扎希笑著宣布,她們就是即將接受欽哲獎助金、在不丹偏遠地區擔任老師的兩位志願者。多麼有效率的行動!

扎希正在為不丹的尼眾們傾注更多心力,我鼓勵她時常與欽哲基金會分享她最新的計畫及活動。

照片:阿尼天津多瑪(圖右)和阿尼堪秋旺嫫(圖左),兩位欽哲獎助金的獲贈者。